1 适用范围
1.1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粗集料的针、片状颗粒含量。
1.2 本方法测定的针状颗粒是指最大长度与该颗粒相应粒级的平均粒径之比大于 2.4的颗粒,片状颗粒是指最大厚度与该颗粒相应粒级的平均粒径之比小于0.4的颗粒。
1.3 本方法主要适合于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测定。
2 仪具与材料
2.1 规准仪:针状规准仪(图T0311-1) 和片状规准仪(图T0311-2), 其尺寸应符合表
T0311-1 的要求。片状规准仪的钢板基板厚度为3mm。
图T0311-1 针状规准仪(尺寸单位:mm)
图T0311-2 片状规准仪(尺寸单位:mm)
表T0311-1 粒级划分及其相应的规准仪间距或孔宽
粒级(mm) |
4.75~9.5 |
9.5~16 |
19~26.5 |
26.5~31.5 |
31.5~37.5 |
|
针状规准仪立柱之间的间距(mm) |
30: |
42.0 |
54.6 |
69.6 |
82.8 |
|
片状规准仪的孔宽(mm) |
2.8 |
7.0 |
9.1 |
11.6 |
13.8 |
2.3 天平:感量不大于称量质量的0 . 1%。
2.4 试验筛:根据集料粒级选用不同孔径的方孔筛,并满足T0302 中2 . 1要求。
2.5 卡尺、金属盘等。
3 试验准备
将样品用4 . 75mm 试验筛充分过筛,取筛上颗粒缩分至表T0311-2 要求质量的试样
一份,烘干或室内风干。
表T 0311-2 粗集料针状和片状颗粒含量试验的试样质量
公称最大粒径(mm) |
9.5 |
13.2 |
16 |
19 |
26.5 |
31.5 |
37.5 |
53 |
63 |
75 |
一份试样的最小质量(kg) |
0.2 |
0.4 |
0.5 |
1.0 |
1.7 |
3 |
5 |
12 |
20 |
28 |
4 试验步骤
4.1 取一份试样,称量质量(m₀) 。 根据表T0311-1 所规定的粒级按T0302 干筛法进
行充分筛分。
4.2 按 表T0311-1 所规定的粒级分别用规准仪逐颗检验。凡颗粒长度大于针状规准
仪上相应间距的,为针状颗粒;凡颗粒厚度小于片状规准仪上相应孔宽的,为片状颗粒。
4.3 对于公称最大粒径大于37.5mm的试样,可采用卡尺逐颗检验,卡尺卡口设定宽 度应符合表T0311-3 的规定。
表T0311-337.5mm 以上颗粒粒级划分及其相应的卡尺卡口设定宽度
粒级(mm) |
37.5~53 |
53~63 |
63~75 |
|
检验针状颗粒的宽度(mm) |
108.6 |
139. |
165.6 |
|
检验片状颗粒的宽度(mm) |
18.1 |
23. |
27.6 |
4.4 称出由各粒级挑出的针状颗粒和片状颗粒的总质量(m)。
5 计算
针、片状颗粒含量按式(T03111) 计算,精确至0.1%。
(T 0311-1)
0 109
式中:Qe+—— 针、节状颗粒含量(%)
m— 试样中针状颗粒和片状颗粒的总质量(g)
mo—一 试样总质量(g)
6 报告
6.1 试验项目名称和执行标准。
6.2 样品的编号、名称、产地和规格。
6.3 接样日期、样品描述。
6.4 试验日期、样品缩分方法。
6.5 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结果。
6.6 要说明的其他内容。
条文说明
1 针、片状颗粒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破裂颗粒含量和棱角性试验是评价粗集料颗 粒形状的三个指标,是反映集料加工特性的重要指标。
1.2 片状颗粒为最大厚度与该颗粒相应粒级的平均粒径之比小于0.4的颗粒,如 16~19mm 粒级,片状规准仪孔宽为7.0mm, 平均粒级粒径为16mm 和 1 9mm 的平均值即 17.5mm, 两者之比为0.4。针状颗粒为最大长度与该颗粒相应粒级的平均粒径之比大于 2.4的颗粒,如16~19mm 粒级,针状规准仪立柱间距为42.0mm,平均粒级粒径为16mm 和19mm 的平均值即17.5mm, 两者之比为2.4。
5 本方法测定的针、片状颗粒包含针状和片状两种类型的颗粒,即包括了图 T 0311-1中 a) 和 b) 两类颗粒之和,相当于国际上的术语 flat or elongated particles。本规程 T0312 中测定针片状颗粒,其仅包括图T0311-1 中 ) 类 颗 粒 。 可 见T0311 方法和T0312 方法颗粒定义wanquan不同,测定结果没有相关性,两种方法不能混用。
c) 针片状颗粒(flat and elongated particle): 三个尺寸均有明显差异
图T0311-1 颗粒形状示意图